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活动性L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组78例:采用环磷酰胺(CTX)冲击、激素标准疗程并分阶段辨证配合中药治疗;西医组72例,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9.7%、复发率为7.7%,西医组分别为72.2%、34.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作者:卢叶明;黎晓辉;邵洁莹 刊期: 2006- 03

  • 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凋亡相关基因sFas、Fasl、bcl-2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探索凋亡在MsPG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7例原发性MsPGN患者外周血sFas、Fasl、bcl-2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以及血清IgG、IgA、IgM、C3、C4等的变化.结果:MsPGN患者外周血sFas、Fasl显著高于正常人,sFas、Fasl增高水平与增生程......

    作者:张曦;陈浩;张叙 刊期: 2006- 03

  • 多贝斯治疗慢性肾衰竭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贝斯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1月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多贝斯胶囊1月后,测定治疗前后血Cr、BUN以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比较,血Cr、BU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多贝斯胶囊可显著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Cr、BUN的水平,改善肾功能,但是对尿蛋白的减轻无明显......

    作者:吴庆;刘建社 刊期: 2006- 03

  • 每日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急性肾衰竭(ARF)发病率逐渐增高,据资料报道[1,2],老年ARF占同期全部ARF的60%,年龄>65岁者病死率高达59%.故老年ARF的治疗一直是大家研究的热点.我院采用每日血液透析治疗老年ARF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菊红;张玉平 刊期: 2006- 03

  • PR3-ANCA和MPO-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病理比较

    目的:比较蛋白酶3(PR3)阳性和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的临床与病理差异.方法:80例AASV中,男43例,女37例,ELISA法测定PR3和MPO,根据PR3和MPO阳性情况,分为PR3阳性组(20例)和MPO阳性组(60例)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和治疗反应.结果:在确诊前,PR3阳性组发病年龄较MPO阳性组大......

    作者:吉俊;丁小强;邹建洲;许迅辉;方艺;滕杰;钟一红;陈利明;袁敏 刊期: 2006- 03

  • 血清镁水平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镁水平和处发以及明显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白蛋白排泄值分为3组:无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值<30mg/d;微量白蛋白尿组,30mg/d<尿白蛋白排泄值<300mg/d;临床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值>300mg/d.并以同期健康成人1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血清......

    作者:王健;肖明英 刊期: 2006- 03

  • 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转化生长因子-β1及Ⅳ型胶原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以及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62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28例,糖尿病肾病组34例.糖尿病肾病组接受黄芪注射液治疗.另设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糖尿病肾病组较无肾病组也明显升高.使用黄......

    作者:陶少平;陈学峰;孙艳;杭宇;周蓓 刊期: 2006- 03

  • 大黄素抗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所有原发或继发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大黄素为大黄的有效成分之一,其药理作用广泛.近年研究表明大黄素有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本文就大黄素药理作用机制及其抗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秦建华;陈明 刊期: 2006- 03

  • CD2AP与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尿蛋白排泄增加,肾脏功能进行性减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发生.近年来随着慢性肾脏病尿蛋白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开展,已经发现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在慢性肾脏病蛋白尿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往认为血管基膜是主要的滤过屏障,目前认为足细胞裂孔隔膜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主要因素,有多种重要的足细胞相关蛋白与其功能密切相关[1],CD2相关蛋白(CD2associ......

    作者:张晓东;刘文媛;方敬爱 刊期: 2006- 03

  • 胰岛素抵抗及其对糖尿病肾病作用的新认识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DN的发生率约为35%[1].同时DN也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大陆DN仅占ESRD的5%,但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日本却高达28%[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DN可能会成为导致ESRD的主要原因.人类对胰岛素抵抗(IR)的认识始于半个多世纪前对糖尿病的研究,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

    作者:郭云珊;袁伟杰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