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
38例肾活检临床与病理分析
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已被公认.我院自2000年3月,采用自动切割式肾活检针,在B超引导下作肾活检38例,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光华;李云生;程勇军;杨建平;林曦 刊期: 2003- 02
-
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相关因素的探讨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中以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为常见[1],引起的可能原因有高血压、贫血、脂质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但CRF患者LVH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国内报道不多.......
作者:邬碧波;倪兆慧;钱家麒 刊期: 2003- 02
-
狼疮性肾炎肾小球中PCNA、Fas、Bcl-2、Bax蛋白表达的意义
近年,对细胞凋亡(apoptosis)的研究已发现Fas蛋白及Bcl-2蛋白分别是促进和抑制细胞凋亡的蛋白,而Bcl-2基因家族包含抑制和促进细胞凋亡两类功能相反的蛋白质.......
作者:郑京;洪江淮;张洪生;滕云;王智;阮诗玮;陈扬荣 刊期: 2003- 02
-
前列腺素E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观察
急性肾小管坏死是临床常见病和危重病,在过去的30年中,尽管广泛开展和应用了各种透析方法,包括对病人进行早期预防性透析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但未能明显改善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预后,目前临床急性肾小管坏死性急性肾衰竭的死亡率仍高达50%[1].......
作者:李延国;郑志农;黄峰 刊期: 2003- 02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nsulin1ikegrowthfactorsystemIGFS)是由两种激素(IGF-Ⅰ和IGF-Ⅱ)及其受体、系列结合蛋白组成.......
作者:冀玲;樊均明 刊期: 2003- 02
-
机械力学对体外培养系膜细胞的影响
系膜细胞(mesangiumcell,Mc)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小叶中央,是肾小球内活跃的固有细胞,它能合成基质,并能分泌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1],是血管活性物质、炎性介质的靶细胞,系膜细胞在介导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劲松;程晓曙 刊期: 2003- 02
-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以下简称CRF)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导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的一种综合病征,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情复杂多变且危重.......
作者:关晓清;刘平夫;于敏;盛春华;于秀华;刘京丽 刊期: 2003- 02
-
循证医学对中医肾病诊疗标准化研究的启示
中医药在防治肾脏疾病方面已显露出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应用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方法上取得更为有效的临床疗效.......
作者:孔薇;王钢 刊期: 2003-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尿毒症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附66例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考察并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尿毒症心肌病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西医基础治疗及心室逆转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组23例及中医治疗组20例进行比较.三组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例,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功能及左室结构指标大多均有所改善(P<0.05、P<0.01、P<0.001),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中医治疗组.结论:以痰瘀为主的中医......
作者:李佑生;朱棱;伍大华;曲晓璐;刘芳;谭光波 刊期: 2003- 02
-
霉酚酸酯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在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与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方法: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5例及同期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ⅣLN)18例.以强的松0.4mg~0.7ng@kg-1@d-1联合MMF1.0~1.52次/d,3~6个月后减半维持1年,定期随访.结果:以强的松联合MMF治疗,对ⅣLN疗效良好,完全缓解率达100%,其中3个月内缓解12例,6个月内缓解17例.而......
作者:施向东;陈士芳;胡小芹;范德墉 刊期: 2003- 02
动态资讯
- 1 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研究进展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 3 晶体性肾病的分型及机制研究进展
- 4 尿崩症合并肾病综合征肾小球微小病变1例
- 5 姜黄素对高糖腹膜透析液作用下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 6 高密度脂蛋白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 7 TGF-β/CTGF在肾脏纤维化机制中的作用及中药治疗影响
- 8 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 9 抗纤灵冲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ECM与TNF-α的影响
- 10 CD2AP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 西那卡塞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7例分析
- 12 IgG亚型检测在膜性肾病病因鉴别及预后评判中的意义
- 13 防己黄芪汤加减干预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
- 14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方法学评价
- 15 尿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临床意义
- 16 进行性肾损害的可能机制——慢性缺氧学说
- 17 IgA肾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 18 氯沙坦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 19 益气清热膏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保护氨基核苷嘌呤霉素大鼠模型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 20 疏血通配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成人难治性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