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年第7期文章
  • 尿酸转运蛋白的基因组学及临床实验研究进展

    尿酸是人体内细胞内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终产物,血尿酸水平过高会导致痛风、心血管疾病,并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发病等密切相关。血尿酸水平取决于尿酸生成与清除之间的平衡,嘌呤摄入过多或尿酸排泌减少均可导致血尿酸升高。人体尿酸代谢中,肾脏是排泌尿酸的主要器官,约有2/3经肾脏途径排出,其他则通过肠道等肾外途径排泌。尿酸在肾脏的代谢首先经肾小球滤过,后通过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再经肾小......

    作者:王洁敏;顾乐怡 刊期: 2014- 07

  • 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利与弊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ofrenaldisease,ESRD)主要的原发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其受体抑制剂(ACEI/ARB)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已成为共识,但由于临床疗效有限,不少学者仍在积极寻求更有效的方法。其中,富有中医药特色的雷公藤多苷以其独特的作用受到关注。下面笔者结合文献和个人经验......

    作者:严小倩;鲁盈 刊期: 2014- 07

  • 周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肾间质纤维化(renalinterstitialfibrosis,RIF)是以肾间质中细胞及胶原成分聚集增多、伴肾小管萎缩和扩张变形、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肾单位进行性破坏、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为特点的病理变化。它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表现,是肾功能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1],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延缓终末期肾脏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

    作者:姜莹莹;吴琼;杜玄一 刊期: 2014- 07

  • 中成药内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疾病(CK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1]。2012年中国CKD发病率横断面调查显示,CKD总患病率达10.8%,估计全国总患者人数约1.2亿,成为中国的公共卫生问题[2]。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因的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结果,终末期肾病(ESRD)是CRF进展的终结局,其发病率逐年增长,且治疗费用昂贵。在中国,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数以每年11%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平均每人花费8~10万......

    作者:吴锋;陈刚;何立群 刊期: 2014- 07

  • HE4与肾纤维化

    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损伤终均会发展为肾纤维化。肾纤维化(renalfibrosis)是肾脏慢性病理重塑及瘢痕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炎症、损伤、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肾脏固有细胞增殖、转分化,大量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yoF)形成,合成和分泌大量胶原蛋白、纤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matix,ECM),同时,ECM的降解被抑制,导致大量的ECM......

    作者:李丽;刘芳 刊期: 2014- 07

  • 黄芪制剂在治疗NS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由多种原因引发肾脏损伤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水肿、时而伴有高血脂症,属于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西医治疗NS主要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ACEI)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支持等方法,虽疗效肯定,但疗程长、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毒副作用,因此开发疗效肯定的中药......

    作者:黄琼;曾庆明;景光光 刊期: 2014- 07

  • 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观察自拟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以探讨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风湿科病房及门诊狼疮性肾炎病例共95例,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其中中医组31例,西医组31例,中西医结合组33例。中医组服中药组方(生地、丹参、接骨木、积雪草、猫爪草等)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西医组静脉滴注环磷酰胺0.6~......

    作者:夏嘉;苏晓;江丽红;张晓峰;夏菁;杨旭鸣;陈薇薇;唐华燕 刊期: 2014- 07

  • 低钙透析联合高通量透析对透析患者颈动脉钙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联合高通量透析(HFHD)对透析患者颈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A组(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和B组(使用低通量透析器),两组均为低钙透析,共观察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生化指标、血压、碳酸钙和活性维生素D3用量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A组颈动脉IMT轻微增加,B组IMT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龚丽娜;曾健;傅建群;彭桂香 刊期: 2014- 07

  • 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目的: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特点,并探讨其中医发病机制。方法:对102例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其分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营养不良程度:本虚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脾肾气虚证多,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标实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湿浊证多,其次为瘀血证,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湿热、瘀血、风动证比例逐渐增加。透析充分性与中医证型:......

    作者:杨波;李洁;任桐;姜晨;邢海涛;张琳;林燕;杨洪涛 刊期: 2014- 07

  •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糖尿病大鼠模型肾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大鼠模型肾脏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SP-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65)。采用STZ70mg/kg单次腹腔注射建立DM大鼠模型,按照成模标准去除未成模大鼠......

    作者:艾娜;谢席胜;龙琼先;王彦江;夏梦迪 刊期: 201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