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金芪降糖片配伍胰激态酶原对Ⅲ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配伍胰激态酶原对Ⅲ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了80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42例(A组)应用金芪降糖片配伍胰激态酶原治疗,38例(B组)单纯服用胰激态酶原,观察各组用药12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4h尿微量白蛋白(UMA)、血清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

    作者:郑凝;陈莉明;曾淑范 刊期: 2006- 05

  • 补脾益肾活血泄浊中药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脾益肾活血泄浊中药对大鼠系膜细胞(MCs)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TUNEL法观察不同浓度补脾益肾活血泄浊中药大鼠血清对大鼠MCs的作用.结果:含补脾益肾活血泄浊中药的大鼠血清组与正常大鼠血清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抑制大鼠MCs增殖(P<0.01),大量MCs阻滞在G0/G1期;TUNEL细胞染色细胞阳性,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脾益......

    作者:镡秋彧;王晓光;魏连波 刊期: 2006- 05

  • 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按1996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23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35例,终末期肾病组12例,早餐后加用口服缬沙坦80mg,治疗2月,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结果:EDN组、CDN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E......

    作者:尹青桥;夏瑗瑜;李相友 刊期: 2006- 05

  • 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发病情况及治疗转归,为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RF患者232例,分为老年组(>60岁),对照组(<60岁),分析其病因及治疗转归.结果:老年组88例,对照组144例.肾前性60例,占25.9%,老年组以消化道失液为首,对照组以手术及外伤为主;肾实质性占59%,主要原因为药物,以氨基糖甙类为主,其次为青霉素,利福平等;肾后性ARF占15.1%,以......

    作者:刘春艳;赵久阳;王颖 刊期: 2006- 05

  • 人参合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肾小球性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肾小球性蛋白尿效果更好,副作用较小,为病人所接受的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不宜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肾小球性蛋白尿患者分成4组.A组:不用人参、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B组:用人参,不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C组:不用人参,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D组:人参合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结果:B组、C组与A组比较作用显著增加(P......

    作者:陈伊伦;陈江华 刊期: 2006- 05

  • IgA肾病中医辨证规律的多元分析

    IgA肾病是一组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在过去10年里,发现至少有30%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在肾小球疾病中研究IgA肾病领域活跃,其发病机制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中西医辨病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由于IgA肾病的确诊以病理为依据,因此本病病理与中医证型可能关系密切,为此我们通过现代统计学的多元分析,探讨了IgA肾病的病理与中......

    作者:罗月中;洪钦国;汤水福;孙郁;祁爱蓉;吴金玉 刊期: 2006- 05

  •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肾损害的临床以及病理特征以防误诊.方法:通过观察10例MM患者以及12例非MM肾损害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特征,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肾损害的特征以防止误诊.结果:MM的肾脏特征为孤立性蛋白尿,肾功能损害常见;肾脏病理改变以管型肾病为常见,管型呈特征性片层状改变,并存在有类似骨折线的裂隙,管型周围可见有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绕.尿蛋白电泳常显示特殊的M蛋白,尿本-周氏(......

    作者:姚翠微;刘华锋;梁东;陈孝文 刊期: 2006- 05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16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血清HBV标志物阴性者5例(31.25%),阳性者11例(68.7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2例(75.00%),慢性肾炎综合征4例(25.00%);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12例(75.00%),其中10例为非典型膜性肾病(6......

    作者:占永立;李秀英;李深;王丽;赵宇;岳玉和;周静媛 刊期: 2006- 05

  • 脂质介导的肾损伤

    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高脂血症可以导致脂质在肾脏沉积、炎症细胞浸润、肾脏固有细胞增生和损伤、细胞外基质积聚及泡沫细胞形成,终导致肾小球的硬化.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肾脏的损伤研究多,影响也大.脂质同时可以对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及足细胞造成损伤,在脂质介导的肾损伤过程中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起到一个桥梁和放大的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肾小球的硬化.......

    作者:覃志成;陈洪宇;王永钧 刊期: 2006- 05

  • 肾保护性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衰竭(CRF)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疗效.但中药化学成分复杂,为了从细胞、分子水平揭示中药对人体的药理学及毒理学作用,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现将某些具有肾保护性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胡波;李敏;牛瑜;李锋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