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第12期文章
  • 川芎嗪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RF住院病例,治疗组加用川芎嗪,对照组不用川芎嗪,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浆ET-1和CGRP含量以及血肌酐(Scr)浓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1下降、CGRP上升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且治疗组Scr浓度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TMP可通过减少内......

    作者:曹灵;孙兴旺;曹维;谭宗凤;周明芳 刊期: 2004- 12

  • 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高危出血倾向中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HD)需要使用抗凝剂以防止透析器和血管通路凝血.肝素(HP)为常用的抗凝剂.而对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接受常规剂量或小剂量肝素透析时,常在透析过程或透析后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威胁生命.我们对急慢性肾衰竭高危出血患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透析,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屈桂茹 刊期: 2004- 12

  • 不同血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早期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微量白蛋白尿是DN早期损伤的标志.本文旨在探讨健康体检中新确诊的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及空腹血糖受损(IFG)者,其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并与正常人群相对照.......

    作者:陆美琪;聂秀玲;蔡可英 刊期: 2004- 12

  •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其干预研究

    近年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终末期肾病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病肾脏损害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高血压患者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延缓肾功能损害,是防治高血压肾病的关键[1],本研究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以探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保护的有效措施.......

    作者:朱平先;黎明;曹金安;孙大勇 刊期: 2004- 12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多种肾脏疾病的终归宿,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医疗措施能够逆转慢性肾衰竭的病理进程,因此各种治疗的关注点仍在于延缓肾功能恶化、改善临床症状与延长带病生存期.然而,由于慢性肾衰竭病机复杂、病情多变,简单地专方施治或单一地内服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朱雪萍;孙玄厹;叶景华 刊期: 2004- 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其他肾病2例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疾病,肾脏损害在临床上较常见,约占1/4~2/3,如行肾活检则几乎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病变[1].然而,如SLE患者出现肾脏损害的临床证据,常认为狼疮性肾炎,国外有近40例SLE合并其他肾脏疾病的报道,但在我国尚未见报道.兹就我院肾内科发现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马纪林;陶筱娟;陈立红;方鲁;沈福娣 刊期: 2004- 12

  • 雌激素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Estrogen)除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外,在心血管、肿瘤、骨代谢等方面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文就近年来雌激素在肾脏疾病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概述.......

    作者:高坤;孙伟 刊期: 2004- 12

  • 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新标准

    狼疮性肾炎(LN)在病理表现上具有多样性和非典型性的特征,为了便于临床上对其病变情况、严重程度及预后等进行评估,并使临床、病理学家之间达成同一标准,1974年由Piran和Pollak领行制定了WHO的第一个LN病理分型的雏形,该方案主要着眼于肾小球的病理变化.1982年WHO接受并公布了由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组对LN病理分型的修订方案.1995年,人们注意到节段性毛细血管袢坏死现象及预后问题,并对......

    作者:刘冠贤;方敬爱 刊期: 2004- 12

  • 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病进展的共同结果,CRF本身也是进行性进展的病理生理过程,终不可避免地进入终末期肾衰竭(ESRF).因此,如何延缓CRF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迟进入ESRF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虽然控制基础疾病是预防CRF有效方法,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能真正治愈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并不多,而继发性肾脏病,一旦出现肾功能减退,对原发病治疗已为时过晚.现代医学在处理CRF......

    作者:朱辟疆 刊期: 2004- 12

  •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述评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进程中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积累,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47.66%,据美国肾脏病资料库1996年的统计表明,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首位,约为36%,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提升,糖尿病肾病的优化治疗......

    作者:白云静;孟庆刚 刊期: 200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