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肾衰竭并心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析
心脏病变是慢性肾衰竭(CRF)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机复杂,症状繁多,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探讨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琴;韩履祺 刊期: 2003- 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肾炎患者尿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测定的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常见的受累的器官.SLE的肾损害既有肾小球的损害又有肾小管间质的损害[1].近年来研究表明肾小管间质损伤对肾脏10年存活率的影响甚至较肾小球病变更为重要[2].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是反映肾小管间质损伤较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作者:江其泓;杜成仁;陈朝生;李素蘋 刊期: 2003- 12
-
多毛孢菌菌粉对肾小管间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在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管间质疾病中,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反映肾功能下降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针对原发病因治疗的同时,如何减轻小管间质损伤是不可忽视的.本临床研究应用多毛孢菌菌粉对210例有小管间质损伤的继发性或原发性小管间质疾病进行治疗,观察多毛孢菌菌粉对其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程晓霞;陈洪宇;王永钧 刊期: 2003- 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狼疮性肾炎(LN)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激素和环磷酰胺(CTX),疗效虽然肯定,但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较多,复发率也较高.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6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燕;金珊 刊期: 2003- 12
-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竭43例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1],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我们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之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CRFⅠ~Ⅲ期患者4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琳;杨洪涛;邢海涛 刊期: 2003- 12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肾移植后粒细胞减少症中的应用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常给予以环孢素A(CsA)为主的三联抗排斥治疗,一般患者的感染率达16.7%[1],且时常并发粒细胞减少.虽然新一代免疫抑制药物不断出现,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作用有所减轻,如霉酚酸脂(MMF)等,但MMF导致白细胞减少者仍有10.9%[2].......
作者:杨建民;周莉华;周清华 刊期: 2003- 12
-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存在高凝状态已得到了公认,并认为高凝状态的存在是影响该病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继发性高凝血症不仅是NS并发血栓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肾小球疾病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就NS高凝状态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林;唐权亚;任玉兰;李明权 刊期: 2003- 12
-
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病变常逐渐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导致慢性肾衰竭(CRF).CKD进展机理十分复杂,早期表现可为肾组织局部炎症,随后出现肾脏固有细胞的表型转化,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分泌及降解异常,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或肾间质纤维化.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这一过程,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调控网络并恶性循环,加重上述病理变化[1].......
作者:王荣;李晓玫 刊期: 2003- 12
-
17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对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4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71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7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为9.02%,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中医兼证以血瘀证发生率高;本证、兼证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出现率高的本证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肾病时以阴阳两虚证发生......
作者:曲晓璐;陈大舜;姚欣艳;贺香嫦;周剑虹 刊期: 2003- 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用中药导泻和血液透析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并急性肾衰竭(ARF)之临床效果并加以比较.方法:中药导泻组56例,用大黄、芒硝口服导泻,1日2次;血液透析组52例,用碳酸透析液、小剂量肝素化透析,平均透析3.8次.对照两组BUN、Cr、尿量、尿常规恢复正常日数.结果:在降低BUN、Cr、尿量、尿常规恢复时间方面,血透组均较中药导泻组为短;并发症及死亡率也有明显差异,P<0.01.......
作者:张玉江;李洪栋;王巧林 刊期: 2003- 12
动态资讯
- 1 IL-18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 2 高尿酸血症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中的作用
- 3 血清镁水平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 4 血透患者拔除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致呼吸心跳骤停病例报告
- 5 静脉用蔗糖铁纠正功能性缺铁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
- 6 双能X线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
- 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
- 8 本刊关于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 9 全反式维甲酸延缓糖尿病肾脏纤维化进展的实验研究
- 10 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 11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12 LOX-1对食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进展的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78例疗效观察
- 14 依托考昔和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 15 多发性骨髓瘤延误诊断1例
- 16 川芎嗪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临床研究
- 17 两种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 18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BMP-7、TGF-β1表达的动态变化
- 19 苯那普利对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及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
- 20 二种不同治法对甲减肾损害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肾功能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