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第12期文章
  • 慢性肾衰竭并心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析

    心脏病变是慢性肾衰竭(CRF)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机复杂,症状繁多,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探讨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琴;韩履祺 刊期: 2003- 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肾炎患者尿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测定的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常见的受累的器官.SLE的肾损害既有肾小球的损害又有肾小管间质的损害[1].近年来研究表明肾小管间质损伤对肾脏10年存活率的影响甚至较肾小球病变更为重要[2].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是反映肾小管间质损伤较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作者:江其泓;杜成仁;陈朝生;李素蘋 刊期: 2003- 12

  • 多毛孢菌菌粉对肾小管间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在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管间质疾病中,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反映肾功能下降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针对原发病因治疗的同时,如何减轻小管间质损伤是不可忽视的.本临床研究应用多毛孢菌菌粉对210例有小管间质损伤的继发性或原发性小管间质疾病进行治疗,观察多毛孢菌菌粉对其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程晓霞;陈洪宇;王永钧 刊期: 2003- 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狼疮性肾炎(LN)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激素和环磷酰胺(CTX),疗效虽然肯定,但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较多,复发率也较高.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6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燕;金珊 刊期: 2003- 12

  •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竭43例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1],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我们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之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CRFⅠ~Ⅲ期患者4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琳;杨洪涛;邢海涛 刊期: 2003- 12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肾移植后粒细胞减少症中的应用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常给予以环孢素A(CsA)为主的三联抗排斥治疗,一般患者的感染率达16.7%[1],且时常并发粒细胞减少.虽然新一代免疫抑制药物不断出现,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作用有所减轻,如霉酚酸脂(MMF)等,但MMF导致白细胞减少者仍有10.9%[2].......

    作者:杨建民;周莉华;周清华 刊期: 2003- 12

  •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存在高凝状态已得到了公认,并认为高凝状态的存在是影响该病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继发性高凝血症不仅是NS并发血栓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肾小球疾病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就NS高凝状态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林;唐权亚;任玉兰;李明权 刊期: 2003- 12

  • 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病变常逐渐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导致慢性肾衰竭(CRF).CKD进展机理十分复杂,早期表现可为肾组织局部炎症,随后出现肾脏固有细胞的表型转化,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分泌及降解异常,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或肾间质纤维化.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这一过程,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调控网络并恶性循环,加重上述病理变化[1].......

    作者:王荣;李晓玫 刊期: 2003- 12

  • 17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对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4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71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7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为9.02%,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中医兼证以血瘀证发生率高;本证、兼证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出现率高的本证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肾病时以阴阳两虚证发生......

    作者:曲晓璐;陈大舜;姚欣艳;贺香嫦;周剑虹 刊期: 2003- 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用中药导泻和血液透析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并急性肾衰竭(ARF)之临床效果并加以比较.方法:中药导泻组56例,用大黄、芒硝口服导泻,1日2次;血液透析组52例,用碳酸透析液、小剂量肝素化透析,平均透析3.8次.对照两组BUN、Cr、尿量、尿常规恢复正常日数.结果:在降低BUN、Cr、尿量、尿常规恢复时间方面,血透组均较中药导泻组为短;并发症及死亡率也有明显差异,P<0.01.......

    作者:张玉江;李洪栋;王巧林 刊期: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