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乙肝病毒血症与原发性肾炎患者肾组织内乙肝抗原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炎)发病的联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30例原发性肾炎患者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沉积情况.按血清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分血清阳性和阴性两组进行分析,以及按发病年龄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在230例原发性肾炎中,肾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阳性率分别为18.7%和16.8%,乙型肝炎抗原(HBAg)总阳性率......
作者:黄朝兴;吕吟秋;李凡凡;许菲菲 刊期: 2001- 09
-
氯沙坦加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沙坦加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4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A和B两组.A组30例,Scr正常,24h尿蛋白≥0.5g,分为A1、A2和A3组各10例.B组24例,Scr在110~354μmol/L,分为B1、B2和B3各8例.A1和B1组给予氯沙坦50mg和苯那普利10mg,A2和B2组给予氯沙坦50~100mg,A3和B3组给予苯那普利10~20mg.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血压......
作者:孙辽;方敬爱;刘文媛;孙桂芝;李建先;邓华聪 刊期: 2001- 09
-
抗纤灵冲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ECM与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纤灵冲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提取慢性肾衰竭大鼠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鼠成纤维细胞体系,观察具有活血化瘀、扶正降浊作用的中药抗纤灵冲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形成ECM中主要成份的纤维连结蛋白(FN),Ⅳ型胶原(C-Ⅳ)、以及TNF-α的影响.结果:抗纤灵冲剂具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
作者:何立群;高建东;郑平东 刊期: 2001- 09
-
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分泌层粘连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分泌层粘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以单味大黄注射液为实验对照组,检测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分泌LN含量的影响.结果:肾康注射液可以显著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分泌LN的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肾康注射液作用明显优于同等含量的单味大黄注射液.结论:肾康注射液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
作者:赵宗江;傅博;陈香美;叶传蕙;张新雪;牛建昭 刊期: 2001- 09
-
化瘀解毒汤对TGF-β1及MMP1mRNA表达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汤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法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肾间质组织ECM成分(I、Ⅲ型胶原)、TGF-β1mRNA及MMP1mRNA表达,并作尿α1-MG检测以及相关肾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TGF-βmRNA的面积比显著增加(P<0.05),MMP1mRNA面积比显著降......
作者:晏子友;郭有能;高书亮;皮持衡;徐友妹;陈人骏 刊期: 2001- 09
-
中药狼疮方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狼疮样小鼠外周血IL-6和IL-10水平及中药狼疮方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经中药狼疮方、强的松及联合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和IL-6、IL-10水平.结果:(1)模型组血清抗ds-DNA抗体为1.75±0.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1.20±0.21,P<0.001);各治疗组血清抗ds-DNA抗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
作者:梁鸣;李幼姬;阳晓;魏毅;许韩师;叶任高 刊期: 2001- 09
-
肾衰康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肾衰康延缓慢性肾衰竭(CRF)进展的疗效及机理.方法:采用5/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洛汀新组及肾衰康组治疗,观察各组Scr、BUN及尿中细胞外基质成分(ECM)排泄量.结果:洛汀新组及肾衰康组Scr及BUN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及P<0.05),而肾衰康组Scr又低于洛汀新组(P<0.05),肾衰康组尿中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及层粘连蛋白(......
作者:朱辟疆;江丽萍;迟雨栩;韦先进;王健 刊期: 2001- 09
-
尿毒症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病例患者:男,38岁,肾炎病史16年,头晕、乏力10d,于1998年8月入院.体检:血压正常,贫血貌,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Ⅱ°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离子正常,BUN39.0mmol/L、Scr1135μmol/L.B超示:双肾缩小,实质变薄.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行肾脏透析替代治疗,每周2次,每次5h.1999年9月,患者额部皮肤单纯疱疹感染,1周后出现双手对称性麻......
作者:李德文;宋娟;郝伟华;李心环 刊期: 2001- 09
-
硬皮病致肾病综合征1例
病例患者,女性,63岁,因低热、全身浮肿、四肢关节疼痛伴进行性活动障碍4个月,在当地治疗无效转来我院.入院后体检:T37.4℃,全身高度浮肿,面无表情、皱纹消失,胸腹部皮肤硬且厚,有色素沉着,四肢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呈铅管样变.实验室检查:Hb63g/L,WBC4.8×109/L,尿常规PRO(+++)、定量500~800mg/dl,WBC6~8个/Hp,RBC3~5个/HP,24h尿蛋白定量8~15......
作者:张春天;谢放 刊期: 2001- 09
-
叶任高教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临证经验
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指经激素治疗后能完全缓解,但在一年之内复发三次或半年内复发两次以上者.肾综反复发作,可以使肾小球病理损害进一步加重,从微小病变型转变为局灶节段硬化型,乃至肾小球硬化,终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故及早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叶任高教授是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其四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叶教授立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作者:陈严文 刊期: 2001- 09
动态资讯
- 1 本刊关于论文中插图的要求
- 2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研究进展
- 3 尿红细胞形态观察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 4 肾茶对慢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内c4d沉积和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5 塞来昔布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6 怡肾汤对3~4期CKD患者血清LN、CV-Ⅳ和SOD、MDA的影响
- 7 IgA肾病无创性诊断:异常糖基化IgA1及其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8 以抗Sm抗体阳性及肾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并文献复习
- 9 叶传蕙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 10 肾脏疾病叶间动脉血流参数与肾功能及叶间动脉RI与肾活检病理的相关性
- 11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IL-6变化及姜黄素预处理的影响
- 12 尿液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病研究应用近况
- 13 激素加雷公藤多苷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1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概念(下)
- 15 刘云海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
- 16 慢性肾脏病与血压变异
- 17 血清胱抑素C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 18 小檗碱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 19 骨化三醇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及FGF23的影响
- 20 体外瞬时转染TIMP-1基因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