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腹膜透析管整复术的临床应用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腹膜透析并发症亦日渐多见.腹透管的漂移、大网膜包裹粘连和纤维块及血凝块的堵塞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往往导致腹透液流入和/或流出不畅而致腹膜透析失败.以往针对此类并发症采用非手术疗法多不能奏效而不得不采用手术重新植管,但是重新植管费用高、住院时间长、患者多不能接受.我科于1997年5月~1999年12月采用腹膜透析管整复术处理10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凌;陈建义;袁忠勇 刊期: 2001- 07
-
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炎症反应状态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治疗方法,尽管这一技术已日趋成熟,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仍然较高,并与许多因素相关,如高龄、心血管合并症、糖尿病、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感染等.有研究表明[1],在所有年龄组的透析患者中50%死于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塞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在22~40岁、45~64岁和大于65岁年龄组,死于感染性疾病分别占25%、17%和14%;营养不良在透......
作者:史振伟 刊期: 2001- 07
-
肾性贫血的治疗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病人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衰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肾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如EPO的缺乏或产生相对不足,尿毒症血浆中存在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红细胞寿命缩短,失血,铁和叶酸的缺乏,铝中毒等,其中以EPO不足为主要原因[1].本文拟就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临床应用及副作......
作者:刘俊;侯凡凡 刊期: 2001- 07
-
141例重症狼疮肾炎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狼疮肾炎(LN)的疗效.方法:将275例重症LN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组141例,西医组134例,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组和西医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1%、73.1%,两组比较P<0.05;中西医组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低于西医组,差别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LN,能明显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
作者:何胜彬;李广然;方敬爱 刊期: 2001- 07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和一般内科疗法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6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或一般内科治疗,两组病人临床情况可比.结果:治疗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8%及73.3%(P<0.05);结石排出时间较对照组提早,分别为(21.47±11.76)d及(32.14±13.89)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排石率、缩短病程,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疗......
作者:张道友;叶任高;高潮清 刊期: 2001- 07
-
49例狼疮性肾炎尿毒症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尿毒症的临床特点,调查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3年12月至1997年12月间49例就诊于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首诊为LN尿毒症的临床资料,门诊随诊或随访透析治疗及是否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LN尿毒症病人各临床表现发生率及血清学阳性率较非尿毒症LN均明显减少;狼疮活动指数也明显低于非尿毒症组病人(P<0.05);有半数以上(29例)入院......
作者:陆才生;叶任高;曾丽霞;李广然 刊期: 2001- 07
-
益肾通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通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口服益肾通煎剂治疗31例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结果:益肾通具有改善各项衰老症状,对患者24h尿蛋白量、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益肾通对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综合治疗作用.......
作者:黄玉玺;王桦;王兵;彭向东;张述平 刊期: 2001- 07
-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调脂素(Leptin)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改变与营养不良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及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ESRD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血Leptin及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水平,同时应用临床上常用的整体评估(subjectiveglobalassessment,SGA)作营养不良分级,并对血Leptin水平与营养不良等级之间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
作者:陈雄辉;叶任高;姜宗培;阳晓;余学清 刊期: 2001- 07
-
应用99mTc-DTPA摄取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与传统方法计算肌酐清除率的比较
目的:评估在中国慢性肾脏病人中应用肌酐清除率(Ccr)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有效性,并介绍由ToTo等人推导出的一条计算Ccr的新公式(我们简称ToToes'公式).方法:研究中国慢性肾脏病人100例(男50例,女50例).应用99mTc-DTPA摄取法(Gates法)测定GFR;采用三种方法根据血肌酐(Scr)计算Ccr:24hCcr(24hCcr),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
作者:梁波;麦慈光;张金山 刊期: 2001- 07
-
汉防己甲素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单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对单侧肾切除加两次注射阿霉素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单位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汉防己甲素治疗组、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于第12周留取尿标本.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图像分析肾单位变化,用Northernblot杂交检测TGF-βmRNA表达.结果:汉防己甲素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肾小球ECM明显减少(肾小球ECM/GA为0.24±0......
作者:董兴刚;安增梅;卢明;杨海春;顾建新 刊期: 2001- 07
动态资讯
- 1 从蛋白质代谢异常角度探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 2 黄芪注射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脂联素表达的实验研究
- 3 中药防治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 4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 5 降尿酸新药非布司他降低血尿酸和保护肾功能的研究进展
- 6 自拟维肾康方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疗效观察
- 7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 8 芡实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SOCS-3及IGF-1表达的影响
- 9 中文版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
- 10 CD4+ 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1 肾茶对慢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内c4d沉积和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系统评价
- 13 IgA肾病病理分级研究进展
- 14 足细胞与肾小球内细胞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 15 中药黄木香导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 16 数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17 川芎制剂对肾脏病治疗的现状
- 18 IgA肾病中医辨证规律的多元分析
- 19 中西医三环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 20 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机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