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587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7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0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第12期文章
  • 血液透析抢救重症高钾血症36例次报告

    慢性肾衰竭所致的高血钾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高血钾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预后更为严重,高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处理不当即可导致心源性猝死,现将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月,经实验室,心电图证实的36例次,给予报道.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病例20例,按肾小球疾病临床分期均为氮质血症及终末期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2岁~78岁,平均(46.6±14.5)岁.原发病:......

    作者:樊雨良;刘沁;王美雯;陆遥;许勇锋 刊期: 2001- 12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氧化损伤状态的研究

    氧自由基及其所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肾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除与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外,近年实验证实与机体的抗氧化平衡失调也有密切关系,我们检测了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A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血清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氧化损伤状态和抗氧化系统的改变.......

    作者:涂晓文;张爱平;丁尧海;王艳侠;牛爱军 刊期: 2001- 12

  • 川芎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慢性微血管病变之一,是当今DM重要的死亡原因,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通过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早期DN的血浆内皮素(ET)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DN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汤归春;鲁贵春;吴晋兰 刊期: 2001- 12

  • 多优型腹膜透析管及其配套装置--弹簧式腹膜透析管毛刷的临床应用

    目前国内外腹膜透析管的种类繁多,如Tenckhoff管[1]、鹅颈型管[2]、国产长期腹膜透析管[3]、柱盘式管[4]、Swen-neck型[5]、Self-Locating式[6]、三角形管和Oreopoulos管[7]等.对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既方便,又行之有效,特别对慢性肾衰竭的疗效与血液透析并驾齐驱.但也存在不少缺点,如透析管堵塞、移位、腹膜炎等.我们为此设计了多优型腹膜透析管及其配......

    作者:闫庆岭;谢随民;李汝芹 刊期: 2001- 12

  • 肾性血尿病理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我们于1999年1月~2001年3月以来,将66例单纯性肾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并对其中50例患者进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1持续或反复镜下血尿和(或)一过性肉眼血尿(尿镜检RBC>3个/HP);2肾性血尿,自动红细胞计数仪RBC>8000个/ml,尿RBC容积分布曲线......

    作者:何婕;张庆怡 刊期: 2001- 12

  • 氟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问题,其发病率迅速上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患病人数的显著增加,反映了人们由传统生活方式向高热量饮食和坐式生活方式转变者的增加.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肝、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这些异常共同参与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来自英国的一份研究显示,有效控制糖尿病病人的胆固醇水平,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应用氟伐他汀治疗63例2型糖尿病高胆......

    作者:冀秋娣;姚朱华 刊期: 2001- 12

  • 狼疮性肾炎患者的T细胞亚群测定及临床意义

    狼疮性肾炎(LN)的发病机制是当今探讨的重要课题,一般认为患者免疫功能异常或自身调节紊乱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它与免疫调节T细胞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为此,我们观察了狼疮性肾炎的T细胞亚群的变化,以探讨它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亚平 刊期: 2001- 12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临床常见的微血管合并症之一,国内报道约30%的1型糖尿病与20%的2型糖尿病终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临床治疗极为棘手,常在数年后发展为肾衰竭,DM10年~19年后死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者占53%.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N状况的总结,治疗DN使用多的药物依次为黄芪、丹参、太子参、茯苓、泽泻、益母草、生地、赤芍、山药、枸杞、葛根、白术、山萸肉、猪苓、川芎.本病......

    作者:王海颖;陈以平 刊期: 2001- 12

  • 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除糖代谢紊乱外,DN患者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脂代谢紊乱.早在1936年,Kimmelstiel和wilson便在DN患者的肾小动脉、肾小球和肾小管内发现有大量的脂质沉积[1].临床研究亦证实脂代谢紊乱与DN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脂代谢紊乱在DN发......

    作者:刘冬舟;贾汝汉;丁国华 刊期: 2001- 12

  • HLA-Ⅰ、Ⅱ类PCR-SSP基因分型在肾移植配型及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HLA基因分型方法,满足临床移植配型的需要.方法:对21对已进行HLA抗原血清学分型的肾移植的供、受者,12例亲子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进行HLA-Ⅰ、Ⅱ类基因A、B、DRB1、DQB1位点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并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一致者有18对,基因分型能明确判断而血清学分型无法判断者有3对;排除亲子关系的......

    作者:周永安;杨波;马瑞林;朱镭;张丽;鹿育晋 刊期: 2001- 12